化学泥浆_地铁深基坑刚性+柔性围护技术-旋挖钻机施工泥浆
地铁深基坑围护是地铁深基坑施工的重要技术关键,文章简要介绍地铁深基坑刚性+柔性围护技术旋挖钻机萘普度化学泥浆,包括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及原则,基坑方案选择,关键施工工艺以及围护结构的监控测量。
关键词:化学泥浆,
地铁;深基坑;围护结构;刚性;柔性;技术
1 工程概况
成都地铁2号线东门大桥站为地下3层岛式车站,总长134 m,基坑深度20~22 m。车站基坑南侧紧邻一在建房屋基坑,房建基坑开挖深度约13 m,边坡采用放坡+锚喷支护围护。车站基坑北侧为双向2车道市政道路,交通繁忙,基坑30 m范围内有高层建筑及市政河道。
站区范围内覆土表层为人工填土,其下为冲积层的卵石土夹透镜体砂层,总厚度17.3~25.5 m,下伏基岩为泥岩。场地除细砂、中砂为液化土层外,无其他不良地质作用,未发现断裂通过,不具备产生滑坡、崩塌、陷落等地震地质灾害的条件。
地下水主要为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,由于沿线范围内多处在建的高层楼房(特别是紧邻的房建基坑)正在进行施工降水,引起该区间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,实测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16.2 m。
2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原则及方案选择
2.1 设计原则
(1)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,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.1。
(2)围护结构布置应满足建筑、车辆、设备等限界的要求,并按规范允许的结构受力变形、施工误差等要求进行放线施作。
(3)围护结构采用荷载结构模式,按荷载“增量法”进行计算分析。
(4)围护结构满足整体稳定性、抗滑移、抗倾覆、及基底土体的抗隆起和抗渗流稳定性验算要求。
(5)地表下沉限值0.001H,围护桩侧移限值0.001H(H为基坑深度)。
2.2 维护结构方案选择
基坑周边环境北侧为东大街,地面以下约6.5 m范围内有多条市政管线,密集度高,不宜采用预应力锚索施工;南侧为一在建房屋基坑,深约13 m,无法采用锚索、土钉及钢支撑进行施工。根据上述情况,将该基坑由上至下分为3层,结合各层周边环境的特点,采取针对性的基坑支护措施:
第1层市政管网区域,采用喷混凝土+土钉墙放坡喷锚支护,深6.5 m;
第2层房建基坑区域,基坑相对应部分采用桩+钢腰梁预应力锚索支护,深6.5~12 m;
第3层采用桩+钢支撑方式进行支护,来控制北侧道路的沉降,降低基坑的变形,确保基坑安全稳定。
根据本基坑特殊的支护方式可以看出,该基坑上层为柔性支护+下层刚性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方式进行基坑围护。
本基坑开挖采用的柔性(预应力锚索)+刚性(钢管内支撑)支护体系,是一种变形不协调的体系,2种支护体系变形规律不一,在基坑施工中应加强施工观测,及时监控基坑的变化。
3 关键工序施工工艺
3.1 预应力锚索
车站围护桩上部采用预应力锚索做支撑。锚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制作,规格为5×φ15.2 mm,钢绞线设计强度为1 320 MPa,长度20~29.5 m不等。
3.2 钻机选型
预应力锚索多分布于卵石层中,该地层采用一般钻机(方式)容易发生坍塌,锚索成孔较难,所以选择了带跟进套管的大功率钻机(649/HY-150)。
3.3 施工工艺流程
开挖基坑至设计位置→测量放线→钻机就位→钻孔→放入锚索→反向固结注浆→锚固段高压注浆→张拉→外锚头封闭。
3.4 主要施工要点
(1)因地层多为砂卵石地质结构,故采用跟进套管钻进技术,以使钻孔完整不坍。如遇坍孔需立即停钻,进行固壁灌浆处理(灌浆压力0.1~0.2 MPa),待水泥砂浆初凝后,重新扫孔钻进。
(2)钻孔过程中如有地下水从孔口溢出时,应采用固结注浆,以免锚固段注浆体流失或强度降低。
(3)锚索制作与安装。锚索锚固段钢绞线需沿轴线方向设制箍筋环,并清污除锈。锚索自由段用黄油(或其他防腐剂)与软塑料管进行包裹,然后将注浆管随锚索放入孔内。
(4)注浆。由于锚索锚固段位于卵石层中,锚固效果难以保证。 因此,必须采用二次注浆工艺。第一次注浆采用反向注浆,注浆管随锚索一并放入到孔底,由底向外注浆,直至孔口冒出浓浆。第二次注浆在第一次注浆初凝之后,一般在注浆后8~12 h,利用预埋的注浆管对锚固段进行高压注浆,注浆压力应大于2.0 MPa。第一次注浆液采用水泥砂浆,第二次注浆液可采用净水泥浆。
(5)预应力筋张拉与锁定。①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%之后,才能进行锚索张拉;② 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机具设备进行标定,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;③锚索张拉应分次、分级进行,加载速率不宜太快,宜控制在每分钟增加值为设计预应力值的10%左右,达到每一级张拉应力的预定值后,应使张拉设备稳定一定时间,在张拉力值不变时,确信油压表无压力向下漂移后再进行锁定;④锚具回缩等原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采用超张拉的方法加以克服,锚索超张拉力为锚索设计拉力值的1.05倍。张拉完成48 h内,若发现预应力损失大于设计预应力的10%时,应进行补偿张拉。
3.5 钢支撑
主体基坑下部采用钢支撑支护。竖向设置2层钢支撑,第1层钢支撑通过钢围檩设在车站地下2层板上方1.0 m的位置,第2层钢支撑设在车站底板上方2.2 m的位置。钢围檩采用2根I45a工字钢拼装而成。钢支撑采用φ600 mm,厚度t=16 mm的 Q235-B钢管加工制作。主要施工要点如下:
(1)钢支撑及钢围檩进场前全面检查验收,特别加强钢管法兰和接头焊缝质量检查;
(2)钢支撑安装时,安装位置由专人负责放样,在安装点附近将地面整平,进行拼装;
(3)围护桩与钢围檩之间用M20砂浆回填密实,确保受力均匀;
(4)钢围檩安装就位后应立即施加预应力。预应力应对称逐级施加,并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段,以减少温度应力对预加轴力的影响;
(5)钢支撑安装后及时监测钢支撑挠度及应力,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稳定。
4 监控测量
该工程属于深大基坑,施工对地层产生的扰动,有可能引起地表、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变形或沉陷,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,因此,必须进行监测。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,以确保构、建筑物及作业人员、居民的安全。监测包括围护结构监测、地面沉降监测、环境建筑物监测、水土压力监测等4个方面。
4.1 监测项目
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以及本站特点,确定了12个监测项目,见表1。
4.2 主要监测结果
(1)图1、2分别给出了地表和建筑物累计沉降时程曲线,从曲线图分析可以看出,地表、建筑物的沉降数据在围护结构施工期间(2009年5~9月)变化较小,沉降量的增大主要集中在主体开挖、桩基、地下2~3层结构的施工过程当中(2009年9月~2010年2月),当地下1层中板结构形成后(位于桩顶冠梁标高处,2010年2月),沉降趋于稳定。
(2)图3、4给出了锚索P1受力和钢支撑Z7-1轴力时程曲线,从曲线图3、4分析可以看出,锚索P1受力变化主要在基坑开挖期间(2009年9~11月),其后数据均趋于平稳,直到地下1层中板形成后又发生了变化。但总体上锚索受力变化都很小,说明其起到了安全、稳定支护结构的作用。钢支撑Z7-1在架设初期随着土体的下挖受力变化较大,而当开挖停止后即处于稳定状态。
(3)图5、6分别给出了土体Y5和桩体X02测斜管深度-位移曲线,从深度-位移曲线图分析可以看出,土体测斜管的位移变化主要在基坑开挖期间(2009年9~11月),而桩体测斜管的位移变化直到桩基施工时(2009年12月)才表现出较大的变化。说明基坑开挖对土体本身稳定的影响较直接,对桩体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反映出来。
- 上一篇:化学泥浆旋挖钻机施工——奈普顿 2018/8/9
- 下一篇:奈普顿聚合物泥浆网站新版进入调试阶段【公司新闻】 2012/5/23